HI,欢迎来到 柏澳集商城!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主营产品分类

屏蔽干扰 鲎会有期 | 梅里埃重组C因子法应对特殊内毒素检测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5-08-11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分类:技术专栏

 

前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Frederik Bang和Jack Levin研发出了基于美洲鲎血的鲎变形细胞裂解物测试(LAL),用于检测细菌内毒素。后来,发源于亚洲本土的东方鲎,也被用于鲎变形细胞裂解物测试(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 ,TAL)。LAL/TAL方法在目前都是被认为是细菌内毒素检测的标准方法,鲎血的采集延续至今,是为数不多的仍然依赖动物源组分的检测试验。但由于鲎资源的匮乏和不可持续,内毒素检测的替代方法已成必然趋势。

 


1997年DING和Ho等首次利用重组技术合成重组C因子,rFC与天然C因子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rFC替代LAL/TAL具有一定的潜力。2017年礼来Jay S Bolden 和 Kelly R Smith成功使用基于终点荧光法检测的重组C因子内毒素检测方法,完成了几款药品的验证。近年来,各国法规对也对rFC高度认可。欧洲药典2.6.32章节将rFC作为被认可的检测方法。美国药典第<86>章节中允许在细菌内毒素检测中使用非动物源性试剂,并于2025年5月正式生效。
另一方面传统的鲎试剂在检测细菌内毒素时,也遇到了从检测原理上无法规避的挑战


 

01

使用LAL/TAL检测内毒素时β-1,3-葡聚糖为什么能干扰检测结果?

基于LAL/TAL的检测方法,因为鲎试剂成分复杂,与细菌内毒素发生的反应并非特异性,还存在有β-1,3-葡聚糖的干扰。β-1,3-葡聚糖会激活G因子旁路,进而发生凝集反应,产生假阳性结果。而重组C因子是一种人工合成的C因子,被细菌内毒素活化后可直接与荧光底物作用产生与内毒素浓度成比例的荧光信号,不受β-1,3-葡聚糖影响,可以实现定量检测内毒素。

图片

 

02

什么是LER现象?

低水平内毒素回收率(Low endotoxin recovery,LER)也叫内毒素遮蔽(Endotoxin masking)

  • 该现象是指测定生物制品的细菌内毒素时,存在的一种时间依赖性的无法从终产品配方中回收内毒素的现象

  • 该现象使监管机构和研究人员担心药典方法可能无法确认某些制剂中不存在内毒素

  • 因为意外污染造成的固有内毒素风险

  • 放行时无法检测到生产工艺中的内毒素污染

 

03

生物制品体系中的螯合剂和表面活性剂对内毒素检测有什么影响?

螯合剂和表面活性剂同时存在的体系中会引发LER现象。

  • 螯合剂导致聚合物的解离:LPS分子间的离子盐桥被消除导致端基排斥性和聚合物通透性增加

  • 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的嵌入导致超分子结构的改变,形成微胶体

    以上两条机制导致内毒素不可检出,但保留生物毒性。

 

 

梅里埃重组C因子法应对特殊内毒素检测解决方案

 

梅里埃ENDONEXT基于终点荧光检测的重组C因子法(rFC),仅保留内毒素检测核心生化反应,完全避免了β-1,3-葡聚糖激活的G因子旁路产生假阳性的影响。重组C因子是利用重组技术合成的内毒素特异性蛋白,使得内毒素检测不再依赖于不可持续且不可再生的鲎资源。传统基于鲎血开发的无论凝胶法还是光度法都无法解决LER现象,并且对于复杂样品的处理没有更优的方案,针对以上的问题梅里埃具有一定的解决方法。

01

ENDO-RS内毒素检测解遮蔽试剂盒

通过其创新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可以有效解除生物制药样品中可能的内毒素遮蔽现象,避免假阴性,降低企业风险。

图片

针对LER现象,梅里埃解决方案:

图片

经过ENDO-RS内毒素检测解遮蔽试剂盒处理的样品,后续可以采用鲎试剂进行内毒素检测,也可以使用梅里埃的rFC内毒素检测试剂盒。

02

ENDOLISA内毒素检测试剂盒

依靠重组蛋白合成技术复原噬菌体(Phage)尾丝蛋白,之后将该蛋白用固相包被技术预包被于内毒素检测的微孔板内壁。该试剂盒内置独一无二的样品准备流程,能够轻松应对复杂样品内毒素检测。


• 应用ELISA原理,借助重组噬菌体技术,绑定复杂样品中内毒素,避免药物本身成分对检测的影响,结果更加准确,避免假阴/阳性。
• 轻松应对含有有机溶剂、清洁剂或促溶剂的样品,结果更加可靠


图片

03

ENDOZYME II GO内毒素检测试剂盒


预包被制造技术,试剂盒中的GOPLATE™预制了标准曲线反应底物和阳性质控(PPC),直接加入样品即可使用,快速检测内毒素。
• 消除手工准备标准曲线和阳性对照时引入的操作误差,结果更加准确
• 简化操作步骤,节约超过50%人工操作时间,水的过程控制检测分析时间可缩减至20分钟



• 适用于水、原材料过程监控和终产品检测 
• 可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工误差,节约人力成本


图片

04

ENDOZYME II GO Strips内毒素检测试剂盒(样品及标准曲线装)

标准曲线和阳性质控预包被的分装单列测试条,依据客户样本量不同按需组合测试数,有效避免少量样本测试中的浪费,客户在1至21测试样本量之间自由选择,最大经济化测试成本

• 标准曲线测试条: 标准曲线、阳性质控PPC、阴性质控均预包被的测试条,包含五个浓度梯度的CSE,可独立测试1个样品。

• 样品测试条: 阳性质控PPC预包被的样本测试条,可补充检测1-4个样品,作为标准曲线测试条的补充。

 

 

相比于传统鲎试剂,重组C因子法可以带来以下优点:

  • 避免β-葡聚糖干扰:100%内毒素特异性,避免样品中β-葡聚糖对内毒素检测的干扰,避免假阳性。

  • 标准化:鲎血内存在复杂的化学成分,影响结果正确性,同时不同批次鲎采血存在批间差异,造成批次间检测结果不稳定。重组C因子法批间一致性高,结果更加稳定可靠,避免由于检测试剂的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 操作简便:相对于传统检测方法复杂的操作步骤,最大限度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并节约人力成本。

  • 可持续发展:不再需要活体鲎中提取的血液,保护鲎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思含,裴宇盛,谭德讲等.《热原与细菌内毒素检测法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警戒,2025年,第22卷第4期:361-376.

[2]Jay S Bolden , Kelly R Smith.Application of recombinant Factor C reagent for the detection of bacterial endotoxins in pharmaceutical products[J].PD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Access the most recent version at doi:10.5731/pdajpst.2017.007849

 

# END #

图片

部分图片、字体、文字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户中心
去购物车 0
回到顶部